草莓族,这一流行于台湾的说法,用以形象地描绘1981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如同草莓一般,表面光彩照人,但实则脆弱不堪,一经挫折便易受损。在团队合作中,他们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主动性和积极性相较于上一代也有所逊色。
步入职场的草莓族,往往缺乏稳定性,面对更具吸引力的工作或更高的薪酬,他们往往难以坚守初衷,容易见异思迁。与此同时,草莓族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因此面对压力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虽然草莓族这一称谓主要指向特定年龄段的年轻人,但在职场中,其实不乏类似特质的人群。那些一遇压力便唉声叹气的人,往往工作效率低下。而之所以六、七年级生更容易被贴上草莓族的标签,是因为他们相较于前代人在面对压力时,更缺乏那种“吃苦耐劳加耐操”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草莓族,还有布丁族和豆腐族等称谓,用以揶揄那些抗压能力更弱的人群。这些称谓虽各异,但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点:即年轻人在面对压力时,往往显得脆弱不堪,如同那些一压即烂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