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优选11篇)

2024年 5月 3日19:11:05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优选11篇)已关闭评论 0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1篇

第一节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4、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6、陆上国界线长达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7、我国大陆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8、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9、我国有2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10、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11、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第二节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为亿。

3、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5、20,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6、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黑河——腾冲。

第三节民族

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成为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

2、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是 ( B )

A.泰国 B.老挝 C.印度尼西亚 D.缅甸

2.东南亚与中国陆界相邻国家的首都分别是 ( C )

A.仰光、曼谷、万象 B.河内、金边、曼谷

C.河内、万象、仰光 D.万象、金边、河内

3.东南亚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C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谷子

4.关于马六甲海峡叙述错误的是 ( A )

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B.是欧洲、非洲东行到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C.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D.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5.东南亚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 ( C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泰国 D.印度尼西亚

6.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 C )

久伊洛瓦底江 B.红河 C。湄公河 D.萨尔温江

7.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A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南高北低,以高原为主 D.东高西低,以山地为主

8.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 ( D )

A.巴西 B.泰国 C.印度尼西 D.马来西亚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1、要熟悉地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

要想了解所学地理知识,必须要从基本概念入手,如果什么是地势、什么是地形都弄不清楚,又怎么能了解后续所讲的知识呢?因此,弄清概念,才能学好地理。

2、理清知识脉络

其实,地理难就难在不同地方的气候、环境、人文都不一样,需要同学们区别对待;而这也恰恰是地理简单的一面,只要我们理清地理要素有哪些,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理清知识脉络,进而形成知识网。

3、学会归纳总结

①找出知识的相似性和规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范围广、信息多等特点,但是它对同一类型知识进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规律性。例如描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而气温又包括着年平均气温、年温差和气温的分布等内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时空分布所组成。

②将差异性较大的地理知识进行对比梳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例如:北方和南方因为维度不同,造成哪些差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3篇

Hello,你们好呀,我就是亚洲六大地理分区的东南亚。告诉你,我可是很重要、很厉害的。

顾名思义,我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处于热带。在我的身边,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我呢,同时也跨着大洋洲和亚洲。

我的身体上有一条对你们十分重要的交通线――马六甲海峡。这是欧洲,非洲与我和东亚大哥各港口最短路线的必经之路。被你们称之为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我是不是很厉害?

在我的身上,主要是热带雨林气侯和热带手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由于我气候湿热,我身上的这些人就种植水视和一些热带经济作物,像天上的这些人就种植水稻和一些热带经济作物,像天然橡蕉、棕榈、椰子、蕉麻等。过也使我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区。厉害吧。

我的身体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我身上一共被分成了十一个国家,其中,有五个岛国,五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还有一个内陆国,是老挝。

我身上的中南半岛地形为“山河相间,纵列分部。”地势特征是北高南低。由此,我身上的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的有红河、渭南河、湄公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

我可是个适于旅游的地方,有很多著名景点: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等。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4篇

地理位置

亚洲的东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亚洲纬度

最低的地区,是亚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这在气候和生物界均有明显的反映;本区也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地带,这种地理位置使东南亚具有湿热气候,并形成繁茂的`热带森林,是本区与其他区的根本差异。东南亚在构造地形上可分为两大单元,一是比较稳定的印度-马来地块,二是地壳变动比较活跃的新褶皱山地。具有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为主,可分为两个亚区。

半球划分: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连接亚洲、大洋洲。

经纬度位置: 92°E-140°E ,10°S-23°26’N,绝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位置:亚洲东南部、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南邻大洋洲,北邻中国,印度。

气候分布

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东南亚具有茂密的原始丛林、美丽的热带海滨、众多的名胜古迹、独特的风土人情,它们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重要产业。

北纬十度至南纬十度为热带雨林气候;北纬十度至北纬二十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中南半岛北部有小面积的高山高原气候。

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与作用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因而间接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它因临近马来半岛上的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

马六甲海峡是一条西北自东南向的狭长水道,长1080千米,如果包括东部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则全长1185千米。海峡呈喇叭形,西北端出口处宽370千米,东南部较窄,并分布有很多小岛,最窄处仅37千米。海峡底部平坦,主航道水深约25-150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可供20万吨级的船舶出入。由于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风力微弱,峡道内总是风平浪静,再加上完善的航标系统,行船十分安全。

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中东(西亚)及南亚地区通往东亚的一条主要海运通道,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据统计,每年通过海峡的船只约5万多艘,平均每天有140多艘船通过海峡,使马六甲海峡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是东南亚联系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必经之路,有“十字路口”,“咽喉要道”之称由于日本每年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的90%的石油,大量原料和出口商品都由此输送,海峡又被视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由于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从16世纪起,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日本占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六甲海峡才归沿岸国家所有,20xx年,海峡归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三国共管。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5篇

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水资源及其存在形式

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的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水资源是有限的

各国水资源比较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A)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且年份变化大

B)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1、利用水资源中的突出问题:

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

严重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A)节约用水

B)防止污染,保护水源

C)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6篇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95°E—140°E 10°s—23°26’N),跨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十字路口”

地处亚洲东南部。位于亚洲和大洋州;新几内亚岛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二、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三、轮廓特征

海岸线绵长而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四、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点:

(1)中南半岛

种类:山地、高原、丘陵、平原

地势:地势北高南低

分布: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海岸线岛屿:马来群岛:地势高峻,山地多,平原少,多火山地震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成因

内力:地壳强烈上升

外力:河流下切(侵蚀)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对气流、降水产生的影响:西部处于迎风坡,抬升产生降水,降水多,河谷低地处于背风坡,降水少。西部平原降水多,河谷低地,内陆平行,降水少。

西部沿海及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热带季雨林植被河谷低地与内陆平原降水少→热带草原

地形对降水影响

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东南亚地处于亚欧板快、印度洋板快、太平洋板快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尤其海底火山和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因素。

2、河流

(1)中南半岛:河流流程长,国际性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上游:落差大-开发水电。下游:水流平缓-航运、灌溉。

(2)马来群岛:流程短小,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水流急。

3、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菲律宾)和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为主。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5-10月雨季,10-4月旱季(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对流雨

五、居民、资源

1、人口:

东南亚地区总人口约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0%。也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其中,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从人口组成来看,本区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我国的'广东和福建。

2、人种:

绝大部分为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各大河的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马来群岛个岛屿的沿海平原。

3、宗教:

大部分信仰佛教。泰国将佛教定为国教,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著名佛教建筑。印尼、马来西亚把_教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奉_。

4、资源——矿产、农产

(1)矿产:种类丰富、储量大。尤其以锡和石油最为著名。

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锡矿带)其中,马来西亚是世界锡产量最大的国家。

石油: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文莱。尤其是印尼,集中于苏门达腊岛,由于石油丰富被称为“希望之岛”,主要输往日本。

(2)农产:

①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热带企业化种植园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其中,马来西亚的棕榈油、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印尼的金鸡纳霜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

②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平原区,如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此外马来群岛沿海平原也产稻米。主要生产国有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其中,泰国是世界稻米出口最大国。

六、经济状况

(一)经济概况

1、农业:

2、工业:

基础薄弱,近几年发展迅速。

尤其新加坡已成为新兴工业国,拥有石油、冶炼、加工、造船、机械、制造业以及高技术的电子工业。而印尼、泰国、菲律宾也发展了机械、化肥、服装、鞋帽、电器装配等多种工业。

3、旅游业:

是东南亚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主要利用多样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民情,吸引了世界各地旅游爱好者,为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经济特征及成因

1、经济特征:

(1)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的经济 ;

(2)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主要表现为各国经济结构比较畸形、单一,以生产少数几种农、林产品或矿产品为主,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基础薄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成因

(1)自然条件:东南亚地处热带,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适宜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是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并且矿产资源丰富,以石油、锡最为著名。

(2)历史原因:由于过去长期受殖民统治,将东南亚许多国家作为他们摄取廉价原料的宝地,并压制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以便他们倾销工业产品,丛中牟取暴利。

(3)生产习惯:独立后的各国虽然比较重视发展工业,但由于生产习惯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对大部分国家来说,要彻底改变经济结构还需要一个过程.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7篇

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以及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细长陆地部分叫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共有0多个岛屿,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和菲律宾等国。

东南亚共包括十一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

(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N~10°S

海陆位置:东南亚北连中国的陆地部分,南邻大洋洲,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马六甲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该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约1080千米,最窄处仅有37千米,可通行载重约15万吨的巨轮,太平洋西岸国家与南亚、西亚、非洲东岸、欧洲等沿海国家之间的航线多经过这里。新加坡位于海峡最窄处,是“十字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尤为重要”。

2地形

中南半岛:地形北部山地,南部冲积平原,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马来群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崎岖,平原狭小,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3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大部。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随时可播种,四季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11~次年5月)、雨

(6~10月)两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界线:大致以10°N为界

知识拓展

热带雨林气候每天对流雨的形成(注重积累)每天上午气温很快升高,水汽在空中大量凝结,几乎每天午后两三点钟,天空即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急骤的对流雨。全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因为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赤道气团,所以形成高温、多雨、潮湿、微风的热带雨林气候。

4河流

中南半岛:河流以南北流向为主,多大河,上游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水流平缓,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

中南半岛的河流进入下游后,水流平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是东南亚的重要的农业地区。

马来群岛:河流短小流急,水量丰富。

中南半岛的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主要河流:红河、湄公河、昭披耶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湄公河是中南半岛最长的河流,流经6国,被誉为“东方的多瑙河”

东南亚主要国际性河流概况

5东南亚多自然灾害

东南亚多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其原因主要有:

(1)东南亚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由于三大板块再次碰撞挤压,使得地壳发生巨大形变,形成破碎的陆地分布,也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2)东南亚降水充沛,地形坡度大,加之植被湿地破坏等原因导致滑坡、泥石流多发。

(3)东南亚地处热带洋面的大陆东岸,加之受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集中的影响,多洪涝、太丰富等气象灾害。还有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

6矿产资源

锡矿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形成锡矿带

石油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文莱

>>>返回目录

高中人文地理特征

1居民、建筑

居民:4亿多人口,黄种人为主,华人、华侨集中,多信佛教。

佛教建筑: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

2农业

农业主要以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为主

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处河流中下游平原,土壤深厚肥沃;

③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传统经验;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

油棕——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椰子——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焦麻——菲律宾;

金鸡纳霜、胡椒——印度尼西亚。

粮食作物:稻米——泰国、缅甸、越南。

城市分布

东南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岛屿沿海平原。

原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利于农业发展,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河流是水运通道,提供便利的对外交通;为城市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发达。

东南亚热点问题

1、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东盟共有10个成员国(截至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观察员国: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总面积约444万平方公里,人口亿。

2、泛亚铁路

泛亚铁路起于新加坡,止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将可能途经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彻底使中国与东盟从交通运输上联为一体。“泛亚铁路”的概念最早是由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东盟第5届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当时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种设想。

3、大湄公河的水能开发

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出境后称为湄公河,再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

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河长1240公里,天然落差达1780米,它的中下游尤其具备大规模开发梯级水电站的优良条件。湄公河目前的开发主要在水利资源方面。

4、克拉地峡

设想中的克拉地峡运河将横贯泰南,初步测算需耗时,耗资280亿美元。运河开通后,船舶无须经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

中国(支持态度):开凿后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安全性提高。

新加坡(坚决反对):一旦开凿成功,将会影响马六甲海峡国际运输地位,进而影响新加坡经济。

泰国(积极态度):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开凿后,不仅可以为泰国的石油贸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线,还可以带动泰国的经济发展。

>>>返回目录

学好高中地理的八种方法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返回目录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9篇

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时期 :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

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1、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有的地方提出排他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

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第一节 东南亚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32页图7-1)

2、火山国——印度尼西亚(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4、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5、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其重要性为: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和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马六甲海峡——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6、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如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是橡胶生产大国。

7、东南亚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泰国、越南、缅甸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8、东南亚种植水稻有利的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水源充足;③雨热同期

东南亚种植水稻有利的气候条件: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气温高、降水多。

9、东南亚占据突出地位矿产资源:石油(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另外马来西亚和文莱也较多)、天然气、锡(泰国、马来西亚)

10、中国的近邻:(图7-8)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老挝;花园城市——新加坡

与中国陆地接壤的国家——缅甸、老挝、越南

11、中南半岛上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12、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籍多为广东省、福建省。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①依据:

A、农业生产的实际;

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

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P33中的图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个一熟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3、我国气候特点

⑴季风气候显著:

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

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P39中的图

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⑵气候复杂多样:P42中的图

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4、我国气候的影响

⑴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⑵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⑶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水旱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