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11篇)

2024年 6月 18日08:48:27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11篇)已关闭评论 2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1篇

委托人(患者本人): 性别 年龄

有效证件号码:住址:

有效证件号码:住址: 与患者关系: □配偶 □子女 □父母□其他近亲属 □同事 □朋友 □其他

本人于本人郑重委托由作为我的

代理人复印本人住院病历,全权代表本人签字,被委托人的签字视同本人的签字。

委托人签署同意书后所产生的后果,由患者本人承担。

患者签名: (手印)年 月 日

受托人签名:(手印)年 月 日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2篇

(1)气虚血瘀型

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2)风中经络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3)腑气不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

(4)气虚痰阻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5)邪热壅盛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

(6)气滞经络型

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

猜您感兴趣: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3篇

脑卒中老百姓称为“中风”。众所周知,中风后存活的患者多数会留下后遗症,其中偏瘫、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是最常见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中风之后怎样可以康复吧!

中风康复误区:

康复治疗很简单,不就是躯体上活动胳膊、拉拉腿,这些我们家属都会做的。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具体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

否则,肯定会出问题的。临床发现,不少中风患者自行在家做康复,都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以致后果非常严重,因为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基本说病人这个胳膊、这个手就残废了。所以,康复治疗不能自己来,一定要按照医生、治疗师、护士的指导来做。

等病人出院后才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拖到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开始。

不少中风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康复治疗要等待病人从神经科出院之后才开始进行。以至于患者拖到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康复治疗。其实,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但是好多人都因为这种观点而错过了最好的康复时机。

现代卒中康复的观点是,“卒中发生的那一刻,就应该是康复介入之时”。而且越早开展,患者的获益越大。比如,正确地摆放偏瘫的肢体以避免关节因为肌肉无力而出现脱臼和僵硬在一个非功能状态就是一种康复。一切让患者减轻、弥补、纠正卒中损伤本应导致的各种功能丧失都是康复。

中风偏瘫了,回家请个保姆照顾就行了,干嘛要多花钱去做康复治疗?大部分老百姓对康复认识极为不足,甚至很多中风后的患者压根就没做过任何康复治疗。据统计,大约有70%的中风患者从来没有进行康复治疗,他们出院回家后要么自己颤颤颠颠地走动,要么坐轮椅完全要人照顾。实际上,卒中后的康复是一个非常复杂、任务艰辛的系统工程。假如把卒中当成一场火灾,那么康复就好比灾后重建。康复不仅仅是要恢复患者肢体功能,还要减轻卒中后受打击的精神压力和认知障碍。

研究发现做不做康复治疗,患者的恢复差异是很大的。而且越是年轻的、病情轻的患者做康复治疗的效果越大,因为这类病人通过康复治疗,有的人不仅恢复肢体功能,还能流畅地说话,日常生活甚至不需要他人来照顾,有的还能重新走到工作岗位上来。

勤快积极地做练习,我训练的强度越大,恢复越快。卒中后康复程度并不都是越强越好,越积极越好,而是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例如,一个80岁的老伯做康复治疗时,就不能对其要求太高,还要充分考虑到他的神智、精神状态、理解能力、心肺功能等。

早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减少并发症上,等患者病情稳定,神智和精神改善之后才开始实施行走、肢体主动移动等方面的康复。一般来说,半身瘫痪的病人进行康复时,应优先考虑下肢(下肢决定了活动的范围)。在中风半年后,多数患者已经进入康复效果平台期,此时偏瘫的肢体大多已经开始进入痉挛状态,康复重点则应该放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上,以使患者尽可能适应新的生活。

注意力全放在病人的躯体活动上,完全没有关注到病人的抑郁情绪。中风对一个人的精神打击是很大的,尤其是对男人而言,他们常常会因为中风而变得抑郁。据统计,40%-70%的卒中患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认知障碍、焦虑、抑郁、性格改变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家属不及时察觉和干预,不仅严重影响康复的效果,也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风康复期饮食措施:

1. 保证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要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以防止血管损害加重。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虾膏、蟹黄、动物内脏(肝、脑、肠、肾)、海产(鱿鱼、带子、蚝)等。烹调用植物油为宜,如豆油、茶油、麻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也不宜过多,控制在25克以下,以免加重肥胖。

2. 每天膳食中蛋白质要适量,在70克左右。可选择蛋清、瘦肉、鸡肉、牛肉、鱼类和豆类及豆制品,以补充体内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有利于改善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及运动功能。长期食用蛋白质饮食能够延缓血管壁弹性减退进程,改善中枢神经糸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血压,使脑血管的反应性得到改善,从而降低中风的发病率。

3. 适当增加降血脂、降血液黏稠度的食物。如:洋葱、海带、黑木耳、燕麦片、卷心菜、芹菜、韭菜、萝卜、胡萝卜、菠菜、山楂、大枣、猕猴桃、橘、柚、柠檬、橄榄油、深海鱼油等。还要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因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 的发生。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钾、镁等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其中纤维素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酸排泄和有利于胆固醇分解。维生素C能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通透性,防止出血,并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钾、镁有很好的降血压的效果,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4.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压升高,对中风患者不利。

5. 少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比如大量饮酒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脑出血。茶和咖啡中含有茶碱、咖啡因、可可碱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引起脑血管收缩。这对脑动脉硬化的病人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6. 少食多餐,不要过量。由于中风患者卧床时间较多,活动相对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也减少。故宜少食多餐,每日进餐 4~5餐为宜,每餐不要过量。

中风以后,如果患者有吞咽困难或呛咳,饮食上要调整,选择鼻饲饮食或半流食饮食。不能采用普通饮食,否则会发生意外,危及生命。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4篇

中医对偏瘫的病程特点已有丰富论述,但目前仍以研究中风急性期为主,对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未能深入挖掘而形成统一的规律总结。同时亦有许多医家结合现代理运用中医分期治疗中风偏瘫,摸索出众多疗效确切的`方法。

内服方药

内服方药一直为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对中风偏瘫的分期及辨证尚无统一认识,有关中风偏瘫的疗效评价要长达数月,而治疗方案相应调整亦未达成共识。任成升[2]根据中风各期的临床表现,运用化痰活血,泄热通腑治疗急性期,补肾活血,化痰兼益气通络为恢复期的治疗大法,后遗症期以补气活血化瘀治疗。周仕明教授[3]应用扶正法分期论治缺血中风病,以三参地芪汤为基础方,急性期可合用化痰通腑法;恢复期,重用黄芪大补元气;遗症期,加养阴血柔筋,舒筋活络为主治疗,临床效果满意。郑国庆[4]治疗中风急性期重通腑醒神、化瘀涤痰,中风恢复期重健脾益肾、活血通络;中风后遗症期治痉挛重滋阴养血、柔筋活络。郑友丽[5]把中风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后遗症期探索不同阶段的病机特征,确定不同的治疗原则。张智龙[6]以阳气虚衰,湿阻血瘀为中风偏瘫状态的基本病机,运用温阳益气,祛湿化瘀是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45例,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总有效率,收到满意疗效。孙西庆[7]利用温阳熄风化瘀法治疗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结果治疗组肌张力降低,痉挛好转,明显改善率。临床疗效基本痊愈率45%,显效率30%。艾绍军[8]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三阴柔筋汤治疗中风后偏瘫肌痉挛共60例,其中治疗疗组肱二头肌痉挛显效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治疗股四头肌组显效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两组肌肉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临床疗效良好。

针灸治疗

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多数结合Brunnstrom理论,按弛缓和痉挛不同状态进行治疗[9],而针灸疗法具整体性和双向性调节作用,使其治疗中风偏瘫有着独到之处。研究表明[10]使用巨刺法针刺健侧肢体可诱导中风后早期低位中枢控制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通过健侧肢体肌肉收缩或针刺刺激,能引起患侧肌张力的提高。软瘫期取穴以上肢阴经、下肢阳经为主,如选用偏瘫侧尺泽、曲泽、郄门、内关、环跳、伏兔、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等,上下肢各取3~4穴,行强刺激手法,使患肢张力提高,以缩短软瘫期[11]。刘悦[12]经过研究认为偏瘫软瘫期采用“醒脑开窍”法进行针刺治疗,可以增加脑血流量,可使脑缺血及灌注的损伤面积减少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和功能重组。 痉挛状态则以优势肌群的肌张力亢进而导致异常运动模式,即肌体痉挛,此时的治疗应以抑制异常模式为主,使向分离运动模式转化。此期选穴以上肢阳经、下肢阴经穴为主,如选用患侧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每次各选取3~4穴[11]。曹辰虹等[13]在以醒脑开窍为基础治疗,在锥体交叉区玉枕穴至天柱穴的连线上等距依次直刺4针,与单纯醒脑开窍治疗组对照,治疗组的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的。刘维红等[14]治疗中风后遗手指痉挛患者60例,采用手三阳经穴针刺治疗,与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治疗后两组手肌力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少(P<),但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说明手三阳经穴针刺治疗能使手功能明显改善。张闻东等[15]选取督脉上的穴位为主,配合局部取穴治疗中风后遗肢体痉挛患者29例,与传统取穴方法组作临床疗效观察对比。两组张力评分评定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亦均升高(P<)。但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李新红等[16]亦采用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中风偏瘫的痉挛状态,总有效率达。何圣三等[17]使用项腹针分别取风府、风池、天柱、大椎、天枢、外陵、中脘、关元穴等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总有效率。刘希茹[18]选取阴阳经穴合用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48例进行临床观察,临床总有效率达,明显高于传统针灸治疗组的(P<)。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5篇

1.常用左手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有意学学“左撇子”,即多用用左手,可起到预防脑中风的效果。原来,占人口90%以上的人,都习惯用右手。而这大多数惯用右手者,左半脑常得到锻炼,右半脑则很少得到锻炼,致使右半脑血管较脆弱,破裂出血引发脑中风的可能也较大。因此,惯用右手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平时应尽量多多改用左手,以锻炼右半脑,并由此增强右半脑的血管和功能。与此相反,惯用左手的“左撇子”,若多多改用右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咬牙切齿 把上下牙齿整口紧紧合拢,且用力一紧一松地咬牙切齿,咬紧时加倍用力,放松时也互不离开,反复数十次紧紧松松地咬牙切齿,这样可以使头部、颈部的血管和肌肉、头皮及面部都有序地处于一收一舒的动态之中,加速脑血管血流循环,使趋于硬化脑血管逐渐恢复弹性,让大脑组织血液和氧气供应充足,这可以消除眩晕的发生,使脑中风减缓发作或消失。

3.摇头晃脑 专家从油漆工人很少发生中风的事实中分析其原因,认为与油漆工人劳动时,头部的上下左右的动作特点有关。头部前后、左右和旋转的运动,可以增加头部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方法是,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30~50次,幅度适中,速度宜慢,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

4.擦颈发热 中风与颈动脉内膜的胆固醇沉积形成粥样斑块有关。人们发现经常擦颈发热的人中风少。擦颈按摩发热可以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对血管壁的营养,促使已经硬化的颈部血管软化,恢复弹性,并能改善大脑供血。方法是双手摩擦发热后,迅速按摩颈部左右两侧,用力中等,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每天早晚各做6分钟。

5.耸耸肩膀 耸肩可使肩部的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招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人大脑,提供了人工的驱动力。方法是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反复运动,每次做6分钟。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6篇

通经活络药

肝风内动后,经脉络道瘀滞,血不能充养肢体,从而出现上肢不能抬举,掌不能握,下肢不能行走,足不能步的半身瘫痪主症。治疗用通经活络之法,药用桑枝、桑寄生、天仙藤、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络石藤、全蝎、蜈蚣等。其中,桑枝通利关节,善通上肢之经络,兼有祛风清热之功。桑寄生养血通络,犹善通下肢之经脉,兼有补益肝肾之效。天仙藤、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主用通经活络,其中天仙藤尚能理气活血而利关节;鸡血藤又兼补血活血,舒筋活络,对老人、虚人、血不养筋的经络不通者尤宜;忍冬藤兼有清热通络,用于经络闭塞,风湿痹痛者较好;络石藤专于舒筋活络,用于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更宜。蜈蚣既有平肝熄风定惊之功,又有舒筋通络,搜剔经脉络道之能。蜈蚣、全蝎、小白花蛇对中风急症阶段的痉挛抽搐具有卓效。

益养肝阴药

中风病急性期由于气血逆乱,损血耗精,至恢复期必见虚证,可有半身不遂,兼有气短懒言、神疲倦怠、眩晕耳鸣、肢体乏力、腰膝酸软等症。治用益养肝肾药物,可使肝血得以濡养,肾精得以填充,元气得以恢复,诸症得以消除。药用蒸首乌、枸杞子、怀牛膝、女贞子、杜仲、山萸肉补益肝肾之精血,肝得濡养,则肝阳不致亢而为害,内风之源得以澄清,肾精得充,则肝木得以涵养,精血化生有源,其中杜仲还有通血脉,利关节之功;怀牛膝强筋骨,舒筋脉兼有引药达膝之效;女贞子尚能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用太子参、北沙参益养正气,用于气血不足之证,太子参功同人参而力弱,此药益气而不燥,养阴而不腻,无助阳动风之害;北沙参补养肺气,益脾养肾,二者合用,有补气而养血,补阴而制阳之功。笔者体会临床上太子参、北沙参合用,补气之功胜过黄芪,而无黄芪升阳助火之弊,可谓中风气虚补气之良药。

益气固脱药

中脏腑若见神志昏愦,面红如妆,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出如油,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此属阴竭于下,阳厥于上,阴阳互不维系,真气外泄,阴阳将要离绝,元气败脱之征。治疗急用益元固脱之法,药用西洋参、当归身、沙参、枸杞子、蒸首乌、阿胶等。其中,西洋参、沙参益养元气,回摄真气,生津固本,养阴育阳,即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之意。当归身擅长补血、养血而中守,使营血顺行;枸杞子、蒸首乌补肝肾,益精血,《景岳全书·本草正》上说“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可见枸杞能固阴阳之根,使阴阳交互而不致分离相失;阿胶滋阴补血,又善止血,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证效果较好,《本草求真》认为阿胶“气味俱阴……即入肝经养血,复入肾经滋水”,可见阿胶有育养真阴,固脱复元之效。诸药配合,以期救阴阳离厥之逆,固元气欲脱之势,再与醒脑之法等法相伍,尚可有使凶险病势化险为夷,脱绝之证转危为安的希望。

中脏腑脱证,历代许多医家均用回阳固脱,多用参、附、桂之类。近代著名中风病专家李秀林教授主张不用桂、附之类回阳,他提出桂、附辛温大热,性刚烈,而中风之病,多因肝肾阴虚,阳亢为害,或以气阴两虚为本,按“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之理,若用桂附之类,易致耗津损液,有由伤阴而致动风、动血、动火之弊,甚而火助风威衍生变证。故他临证主以西洋参、北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补益固摄元气,养护真阴,阴中求阳,使阴复阳回。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7篇

住院病例

姓名:xxx 职业:工人

性别:女 住址:xx市xx路xx号

年龄:44岁 入院日期:1994年3月1日10时 民族:汉 记录日期:1994年3月1日10时 籍贯:xx省xx市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婚姻:已婚 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劳累后心悸、气促,加重2年,发热伴下肢水肿3天。

现病史:十五年前(1979年)无明显诱因,劳累后出现心慌、气促,短时休息可缓解。曾在兰州市城关区医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用药不详)。当时能胜任一般工作,未进行特殊治疗。两年前,因受凉咳嗽,心悸、气促加重,咳稀薄白色泡沫样痰,有时痰中带血,色鲜红,三天后因大咯血,住本市第二医院治疗(用药不详)后,心悸、气促减轻,咯血停止,当时无发热、胸痛及盗汗等症状,下肢无水肿。此后轻微劳动,即感心悸、气促,下肢轻度水肿,晨起消退。半年前,因受凉发热,除心悸、气促加重外,且不能平卧,伴有腹胀、恶心、下肢水肿,无关节肿痛。

曾在本市某医院门诊诊断为“心衰”、“上感”,肌注“青霉素”每次80万U,一日2次, “链霉素”肌注,每次5g,一日2次,口服“地高辛”每次5mg,一日二次,三天后,心悸、气促减轻,尿!增多,水肿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以后每天服“地高辛”,发热稍退,但心悸、气促加重,不能平卧,可参加日常活动。三天前体温波动在37. 39℃之间,下午较高,无寒战,咳嗽仍为稀薄白色泡沫样痰。()曾自服“APC”o. 5g,一日三次,发热稍退,但心悸、气促加重,不能平卧,尿登减少,下肢水肿,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力衰竭n度,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近来睡眠差,食欲减退,大便尚正常。

既往史:体质差,3岁患过“麻疹”,14岁时曾患“化胶性扁桃体炎”.以后每遇受凉即咳嗽、咽痛。无游走性关节痛病史。

呼吸系统:无潮热、盗汗、胸痛等病史。

循环系统:无心前区疼痛及高血压病史。

消化系统:无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呕血、腹痛、腹泻、便血及黄疽病史。泌尿系统:无尿急、排尿困难、尿颇、血尿及夜尿增多病史。

血液系统:无苍白、鼻妞、皮下出血史。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无多饮、多食、多尿及情绪易激动病史。

神经系统:无头痛、头晕、失眠、胶体瘫痪、意识障碍等病史。

运动系统:无关节红、肿、疼痛及骨折、脱位、肌肉萎缩、四放麻木病史。

个人史:生于兰州,自幼上学,20岁参加印染工作,无外地长期居住史,家庭居住条件一般,未在潮湿环境下居住过,无烟酒哈好。

婚姻史:25岁结婚,配偶健康,感情好。

月经史及生育史:月经初潮13天,月经,不多,色正常,无血块及痛经史,白带盆不多,无异味。孕二产一,足月顺产,现有一子,人工流产一次。妊娠及分娩期间无明显心悸、闷气加重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人,亦无传染、遗传疾病。

体格检查

T37. 8C P108次/分R38次/分BP98/6O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晰,半卧位,呼吸急促,查体合作。

皮肤毅膜:面颊轻度发纷,皮肤干燥,弹性差,全身皮肤钻膜未见黄染、皮诊、出血点及蜘蛛痣,毛发分布正常。

琳巴结:右领下可触及一个约1 >< ic.的淋巴结,质稍硬,表面光滑,轻度压痛,左领下、硕部锁骨上、腋下、滑车上、腹股沟及胭窝淋巴结均未触及。

头部及其器官:

头颅:无畸形及疲痕,压痛和结节,头发润泽,分布均匀。

眼:眉毛无脱落,眼睑无水肿,无下垂及闭合困难,眼球运动自如,无突出、料视、震颤,结膜稍苍白,无充血、出血点、疲痕、颗粒及滤泡,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大小正常,等大等团,对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在。

耳:耳廓无畸形,无结节,外耳道无分泌物,耳屏、乳突无压痛。

鼻:无畸形,无鼻翼煽动,鼻通气良好,中隔无弯曲,鼻瀚膜正常,无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鼻旁窦区无压痛。

口:口唇轻度发‘,颊粘膜无出血点、溃疡,无“’・平”龋‘,齿,无红肿溢浓,无铅线,舌体大小正常、居中,舌苔薄白,舌质暗紫,咽轻度充血,右侧扁桃体肿大工度,无脓性分泌物。

两侧腮腺不肿大,无压痛。

颈部:柔软。两侧对称,可见颐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

胸部:胸部对称,无畸形,无脚壁静脉曲张及皮下气肿,胸骨无压痛,两侧乳房对称,无肿块。

肺脏:

望诊:两侧呼吸运动对称,呼吸急促,节律整齐。

触诊:两侧呼吸活动度对称,语颤无异常,无胸膜摩擦感。

叩诊:呈清音,两肺下界在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肿下角线第 10肋间,肺下缘动度3cm

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两肺底可闻及少!小水泡音,听诊语音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心脏:

望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前区可见弥散性搏动,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cm,

触诊:心尖搏动位置同上,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颇。

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腰部较突出,心界大小如下表所示:

听诊:心率108次/分,节律整齐,心尖部可闻及SM4/6级,吹风样,粗糙,向左腋下传导:DM中等度,隆隆样,局限不传导;P2>A2.未闻及二尖瓣开瓣音、奔马律及心包摩擦音。

血管:

挠动脉:脉率108次/分,律齐,搏动细弱。

腹部:

望诊:腹平坦,两侧对称,无皮疹、疲痕及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胃肠蟠动波。触诊: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波动感。肝下界右锁骨中线肋缘下6cm、剑突下 10cm,质中等硬度,边缘钝,表面光滑,有轻度压痛,脾未触及。

叩诊:呈鼓音,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腹部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

肛门及外生殖器:外阴经产式,无疖肿及脓性分泌物,尿道口无炎症,无肛门裂、痔、脱肛、痰管,直肠指诊未检查。

脊柱四肢: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活动自如。四肢关节无肿痛,无畸形,无柞状指(趾),两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

神经系统:腹壁反射和肚二、三头肌反射以及膝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

血象:红细胞4. OX 10's /L(400万/mm3 ),血红蛋白lOOg/L(lOg写),白细胞12 X 103/L(1/mm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60%),杆状核粒细胞(20%), 血沉:40mm/h,

X线胸透:心影普遍增大,食管吞钡见左房段有显著压迹。

心电图:左房肥大(呈二尖瓣型P波),双侧心室肥大。

病情摘要

XXX,女,44岁,印染工人,以劳累后心悸、气促十年余。发热伴下肢水肿三天,于1994年3月1日上午10时急诊入院,十年前劳累后心悸、气促,短期休息可缓解。两年前因受凉后咳嗽,心悸、气促加重,有时痰中带血,色鲜红,严重时大口咯血。半年前发热,心悸、气促加重,不能平卧,下肢水肿,经用青、链霉素及地高辛治疗,三天后症状减轻。以后每天服地高辛25-0. Smg,可以参加S常活动。三天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又加重,发热,尿少,下肢水肿,急诊入院。14岁曾患过“化脓性扁桃体炎”, 以后经常咽痛。

体检:T37. 8C P108次/分R38次/分BP13. 1/ KPa(98/6OmrnHg)。

半卧位,呼吸急促,面颊及口唇轻度发纷,咽轻度充血,右扁桃体肿大工度,颈静脉怒张,肝颐静脉回流征阳性,两肺呼吸音粗糙,两肺可闻少量水泡音。心前区搏动弥散,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心界向左扩大,心腰部突出,心率快,律整,P2>A2,心尖部可闻及SM4/6级吹风样,粗糙,向左胶下传导,DM中等度,隆隆样,局限。肝上界右锁骨中线上第五肋间,下界距肋缘下6cm剑突下10cm,质中等硬度,边缘钝,轻度压痛。脾未触及。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腹部无移动性浊音。白细胞12>< 109/L (12000/mm』),血沉40rnm/h,X线胸透心影普遍增大,食管左房段明显受压。

心电图:左房肥大,双侧心室肥大。

初步诊断:

1.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脏扩大

心功能班级

2.上呼吸道感染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8篇

姓名: 徐静 性别:男 年龄: 22 婚姻:未婚 民族: 汉 职业:

籍贯: 内蒙 住址:大同市友谊南街 入院日期: 记录日期: 病史叙述者: 可靠程度:优 主诉:寒战、发热、右胸痛三天

现病史:患者四天前因淋浴受凉后全身不适,出现咽痛。次日晨出现畏寒、寒战,月半小时后觉发热、头痛、自测体温39℃,伴有咳嗽和右上胸部疼痛,胸痛以咳嗽和深呼吸时加重。自服去痛片后出汗,体温稍降,但未降至正常。昨日再出现寒战,高热(曾达℃)咳嗽和胸痛加剧,并咳出少许铁锈色痰,经家人劝说来我院急诊。病后食欲下降,尿量稍减,色深黄,大便秘结,睡眠差。

特此证明。

XX单位(加盖公章)

XXXX年XX月XX日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9篇

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该病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要加强对全民普及脑中风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

中风的各类原因

(1)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中风病因。以年龄大的病人为多。

(2)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常见于较年轻的病人。

(3)各种血管炎:包括结核性、风湿性动脉炎,结节性、红斑狼疮性动脉炎,寄生虫性动脉炎和钩端螺旋体病等。

(4)各种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房颤动等。

(5)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血友病等。

(6)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酸中毒、碱中毒、尿毒症等。

(7)其他:如颅内感染、脑外伤、铅和一氧化碳中毒等。

中风可出现的并发症

肺部感染:脑部病损可能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淤血;较长时间不翻身,会导致肺部分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应加强护理,如每3~4小时轻轻变动病人的体位并轻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于长期积贮,并使它容易排出。喂食时要特别小心,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急性消化道出血:大部分发生于发病后1周以内,半数以上出血来自胃部,其次为食管,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脑心综合征:发病后l周内检查心电图,可发现心脏有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

中枢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浅、弱及不规则,或呈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是由于脑干呼吸中枢受到影响,说明病情严重。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10篇

中风遗留偏瘫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偏瘫肢体的康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学对中风偏瘫有着丰富的认识,其中对偏瘫又称半身不遂,属于中医学“偏枯”范畴,中医学在偏瘫的康复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认识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运用多样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确切,己被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所证实,并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公认。现将中医学在偏瘫分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中风偏瘫的分期特点

中风偏瘫系由运动系统失去了上运动神经元的调控,导致患肢肌群之间功能协调紊乱,肌张力异常,从而造成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有着其自身特有的恢复方式,根据偏瘫后机体的特殊病理过程及运动功能评价,瑞典物理治疗师Brunnstrom提出了6阶段康复理论[1]。I期为起病约数天到14天,表现为完全性瘫。Ⅱ期为起病约14天后,此期表现为肌张力逐渐增高,出现联合运动反应且轻度痉挛。Ⅲ期肌张力明显亢进,肢体痉挛明显,出现共同运动模式。Ⅳ、Ⅴ期则见痉挛开始减轻,并出现分离运动。Ⅵ期肢体功能接近或基本正常。偏瘫的康复的关键在于打破恢复过程中出现的软瘫和痉挛等异常运动模式,促使肌体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的过程。

2 偏瘫分期的中医研究

中医学对偏瘫康复过程软瘫阶段中医学称为“瘫缓”。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曰:“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关机缓纵,故令身体手足不随也”,论及偏瘫软瘫阶段病变为阳气虚所致。《景岳全书·非风》谓:“非风麻木不仁等证,因其血气不至,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则偏枯痿废,渐至日增”。其对中风偏瘫出现肢体弛缓与痉挛之病因病机解释为:“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气中无血,则病为抽掣拘挛。……故筋缓者,当责其无气,筋急者,当责其无血。”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凡中风症,有肢体缓纵不收者,皆属阳明气虚。”又气虚不能周身流行,则无以推动血液运行,故血必瘀滞,即王清任“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之谓。由此可知,“脉道气血不通”之气虚血瘀证为偏瘫软瘫期的主要表现。痉挛和连带运动阶段中医多称为“拘挛”或“不得屈伸”等,此时以肝肾亏损,血气虚而经脉不充,肢体失养而枯废为主要病机。《诸病源候论》中云“足厥阴肝之经也,肝通主诸筋,王在春,其经络虚,遇风邪则伤于筋,使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圣济总录》亦云:“论曰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筋为肝所养,筋得其养,则俯仰屈伸。或莫乖戾,若经络偏虚,风邪侵乘,客于机关,则筋脉缩急,干于阳络,则肩背从而拘挛,此皆邪气内胜,正气不能荣养诸筋。”指出拘挛为肝不养筋,筋脉失养所致。由此可见,偏瘫痉挛系在肝肾不足的基础上,以血气亏虚为主,或痰浊阻滞,或瘀阻经络而见偏瘫痉挛,故肝肾精津不足,血气亏虚是偏瘫肢体痉挛的发病之本。

脑中风住院病历范文 第11篇

脑中风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由脑组织内部血液病变及血管病变同时作用的结果。由于血液中的脂质物质或管腔狭窄等原因,导致脑血管堵塞,出现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应症状的脑血管意外性疾病。而由于脑血管堵塞,就直接导致脑部供血障碍因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

发病原因:

1、血管病变: 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动脉炎(风湿、结核等)、先天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

2、血液病变: ①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②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此外,妊娠、产后、手术后及服用避孕药等可造成易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 如高血压病(约占非栓塞性脑血管病的55%—75%)、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纤颤、传导阻滞)等; 4、其他 ①血管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大血管邻近的病变(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影响供血不全; ②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等。 临床症状: 脑中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出现以上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若堵塞大脑中动脉,则出现上述的前一组症状。若堵塞椎一基底动脉,则会出现后一组症状。

诊断方法: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2、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3、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4、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饮食保健: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禁食肥肉、内脏、鱼卵、奶油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可多选择脂肪含量较少的鱼肉、去皮鸡肉等;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